奔驰车主插队还拳砸他人车辆引擎盖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

广州舆情监控系统 广州舆情监测软件公司

奔驰车主插队还拳砸他人车辆引擎盖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报告

2024年1月31日 舆情监测行业新闻 0

一、舆情概述
1月29日,一女子通过社交平台发文称,其在广东湛江驾车排队时,被一辆奔驰车强行加塞别停后,一男子理直气壮地下车对其进行辱骂,态度嚣张,并用手将其驾驶的白色车辆引擎盖砸出一个大坑,随后一名女子也下车帮该男子拦车。现场画面显示,黑色奔驰车车牌为冀F*****。据多家媒体报道,这一插队事件发生在广东湛江徐闻港。
30日下午,女子最新发布视频表示,目前并未收到对方道歉,自己已前往海口的4S店定损,事发地警方已与其取得联系,需要回到广东湛江徐闻港处理此事。湛江市公安局工作人员也回应称,已经关注到这个事件,具体的内容以官方发布为准。
监测期内,网络有关“奔驰车主插队并砸引擎盖”相关的舆情信息共计47339条(不含评论),主要传播平台为新闻、手机客户端、微博等。以下是对事件的具体分析:
二、传播情况
(一)舆情态势分析

图1:舆情走势图
从信息传播走势图来看,相关舆情自1月30日12时迅速升温,该时段内多家媒体和自媒体账号发布相关信息,引发较大舆论关注,并于当日21时到达舆情顶峰。且从当前传播情况来看,相关舆情仍在发展中,预计后续会随着官方通报发布引来另一个舆情高峰。
(二)信息来源分析

图2 信息来源图
从媒体声量上来看,该话题的传播过程中,新闻是其主要传播平台,共计13422条,占比28.23%;手机客户端平台其次,共计12001条,占比25.35%;微博11271条,占比23.81%;短视频9571条,占比20.6%;微信、论坛等平台传播力度相对较弱。
(三)信息调性分析

图3 信息调性图
监测时间段内,全网关于“奔驰车主插队并砸引擎盖”的舆论调性以中性和负面为主,负面舆情占达49.64%,正面舆情仅占比0.13%。
三、舆论聚焦
(一)媒体关注
光明网、中国新闻网、环球时报、澎湃新闻、羊城派等多家主流媒体参与了相关报道,主要聚焦两地警方回应、多方采访以及最新进展等。如鲁中晨报《太嚣张!“奔驰车主插队”引发关注,两地警方回应》、光明网《车主被奔驰车插队、引擎盖被砸,警方回应、法律人士发声》、大洋网《湛江警方回应奔驰车插队:已关注,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》、南方都市报《在徐闻港插队砸车的奔驰车主系河北高校教师?校方称将核实》等。
也有个别媒体发表评论性文章,具体如下:
极目新闻:奔驰车主插队还拳砸他人车辆引擎盖?规则才是车辆的通行证
不管开什么车,有什么样的身份,在法律法规面前一律平等,出门在外,规则才是通行证,强行插队不可取,斗狠发飙甚至拿拳头说事,到头来有可能“砸”到自己身上。如果遇到插队者或者权益受到损害,也应该及时报警,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,不能用拳头说话。
近年来,因为插队引发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。当前,人人都有手机,都能拍照录像,每个人的行为,都被置于摄像头下。如果自己素质不堪,被发到网上就有可能造成不能承受之重。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,某地一对婆孙插队被制止还发飙的新闻,就引起了持续不断的争议,当事人受到了舆论的谴责,后来甚至还遭遇了网暴。
(二)网民观点
一是指责奔驰车主言行粗暴,要求严查并追责。如“原视频里这女的说的话比插队的性质还恶劣,明显成分有问题。严查!”“这个奔驰车主,如果不行政拘留的话,只能说当地执法部门的不作为。”等。
二是关于涉事司机可能面临的处罚引发热议,并出现个别涉官方的敏感言论。如“一个举报的,48小时通过公检法都批捕了,一个车主,又不是在逃犯,竟然48小时没有结果,差评”“除了处罚,一定要让这俩流氓赔偿人家车辆损失,还要按照故意损huai,对该男子拘留”“这种要按寻衅滋事算吧”“至少拘留十五天,春节在看守所里过。”等。
三是出现部分地域黑言论,并关联唐山打人事件。如“我没看不起河北,但是保定唐山这两地方说好听点民风彪悍 说难听点就是素质低。这还是出去旅游,你要是去当地可不止砸车盖了”“唐山不也河北的吗,只能讲穷山恶水出刁民”“不会是另一个陈继志吧”“不是地域黑,去了一趟天路,四五个冀F的,排着队逆行”等。
四是涉奔驰车司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流传。如“冀F8656Z,男的叫金俊斌,女的王彩娥,是两口子,这俩货是保定河北农大的老师,他爸爸是前农大校长,鉴定完毕,大家记住了这两货、应该查查开好车还豪横的底气在哪”“我去农大给你们找找啊!沿途各省市的兄弟们你们路上看不到这辆车吗?发个视频看看到哪了!”“听说徐闻港插队砸车的奔驰车主是河北高校教师”等。
五是其他观点。如“以后大家都锤一下这货的车头盖子,反正也是公众号发文”“差不多得了,中国互联网只讨论插队?猴子和猫?而且视频也不放全,对方下车前的部分被剪辑了,这种视频说白了就是挑对自己有利的发”“河北文旅宣传了几个月,好容易有点起色,保定奔驰车主一个视频河北文旅白干了”“对于保定人来说,这泼天的『黑锅』从天而降,看到了本地的几个大V说这件事或许有其他的情况,我想说的是这件事我们保定人犯不着解释,那俩人也不能代表我们保定人!”“咨询下这算不算侵犯他人肖像权 隐私权 寻衅滋事引发舆论危机?”等。
四、舆情成因
(一)多因素叠加助推舆情迅速发酵
此次事件在舆论场上引发诸多关注和争议,主要原因如下:一是被插队老人在社交平台有众多粉丝,视频经发布后,由于账号本身流量原因关注度较高;二是根据网传信息显示,涉事车主插队后不仅态度粗暴还破坏对方车辆引擎,引发舆论不满,加之“老人”“奔驰”等敏感词条刻画,更是带动公众的负面情绪发酵;三是舆论深扒奔驰车主个人信息并参与转发传播,以及后续多方发声及处置进展追踪带动舆论持续讨论;四是由于当前正值春运阶段,公众对道路交通类舆情关注度较此前有显著提升。
(二)涉事双方性别、年龄的对立引发舆论共情
从此次事件来看,奔驰车主为青年男子,而被插队车主为70多岁的老人,双方年龄、性别的对立,引发网民共情,选择自发的偏向弱势方。叠加“插队车主”言行粗暴,以及舆论对“奔驰车”的刻板印象,不少舆论为奔驰车主打上“有钱了不起”“欺负弱小”等标签,出现诸多为涉事老人鸣不平的言论,希望官方严惩涉事奔驰车主的言论渐盛。
(三)涉事司机或涉嫌多项违规带动舆论讨论
值得关注的是,在此次事件中,奔驰司机除了插队外,也可能涉嫌多个违规行为,引发舆论热议,进而带动舆情热度不断升高。据中新网采访的相关律师表示,涉事奔驰车主不仅可能涉嫌违反交通规则,也或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涉嫌寻衅滋事和故意损毁财物。虽当前网传视频画面尚无法看到他是否对公共秩序产生了严重影响,且不能明确视频车辆的损失金额,如果存在严重后果,涉事男子可能构成刑事犯罪。
五、舆情观察
(一)舆论偏向明显,增加官方处置压力
从当前舆论场来看,随着网络平台上自媒体大V、律师、知情人等多方发声,舆论偏向明显,叠加被插队老人称至今未收到奔驰车主道歉,更加剧了舆论的不满情绪。网友普遍要求官方严查严办,绝不姑息此类恶劣行径。与此同时,网络平台上关于涉事奔驰车主还可能涉及寻衅滋事、损坏他人财物等多项违规行为,也引发舆论热议。故而后续官方通报内容以及定罚依据可能会面临舆论审判,恐会加大官方处置压力。
(二)舆情关联现象明显,地域形象受到波及
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插队事件中,尽管只是奔驰车主的个人行为,但不少网民纷纷指责该行为给保定人抹黑,甚至将此上升为对该地区民众素质的质疑。叠加此前唐山打人事件频频被提及,更加深了部分舆论对河北的负面刻板印象。诸如“不会是另一个陈继志吧”“不是地域黑,去了一趟天路,四五个冀F的,排着队逆行”等言论持续发散,不可避免地给所在的地域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,也易加深部分舆论对该地区的误解和偏见。
(三)春运客运量激增,需警惕类似舆情反弹
一般来说,即便是寻常的交通摩擦,一旦触及身份、性别等敏感点,也极易借助网络平台迅速吸引网民围观,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。且当前正值春运,车流量的急剧增加,也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叠加民众春运返乡、旅游的迫切情绪,加大了交通事故和摩擦发生的概率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一些不文明驾驶行为极易引起公众的不满和关注。各地部门需提高警惕,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,对于任何违法行为都要依法惩处,绝不手软,降低此类交通纠纷类舆情发生的概率。
六、总结
综合来看,随着春运出行人数的增多,或多或少会出现拥堵排队的情况,由此产生的不文明驾驶行为也不可避免。故在此背景下,为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性,相关部门应从多个方面入手,一是加强交通规则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,提高司机安全驾驶的意识;二是进一步完善交通法规和监管机制,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,以罚促管,让司机意识到违法的严重性和后果;三是可通过科技手段来加强对驾驶员行为的监管和管理,如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和大数据技术来监测道路交通情况、分析司机行为等,帮助有关部门更加精准地掌握驾驶员的行为特征和规律,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,助力春运平稳有序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